虽然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是若是自己来戳破,那便会成为整个国子监的公敌。<p>
“文弱兄,我知道你不太喜欢国子监,小弟的确是国子监生,而且是荫监,这没什么不好见人的。”<p>
这个话题既然避开不了,自己是荫监入学也不是秘密,冯紫英反而坦然起来了,挑开了,反而就不成其为软肋了。<p>
既然你杨嗣昌要这么“构陷”自己,那他冯紫英也不会客气,索性挑开,让你来承担这份炮火。<p>
“本朝沿袭旧例为国奉献者后代有此优遇,小弟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妥,家伯一人战死呼伦塞之战,甚至连香火都无人继承,另一人殁于九边任上,同样无人供奉牌位,便是家父也在边关戍守多年,身上与鞑靼人交锋留下的刀伤箭伤不下十处,说句不客气一点儿的话,那都是和鞑靼人搏命中捡回来的一条命。”<p>
“蒙朝廷恩宠,让小弟入监,小弟也有意努力读书,只是小弟肯定没法像文弱兄和两位侯兄一样有父兄自小传授,不过小弟在国子监里也曾苦读,蒋祭酒也曾对小弟颇为认可,这一点文弱兄一问便知,小弟也不用为自家脸上涂脂抹粉。”<p>
杨嗣昌没想到这冯紫英小小年纪口才居然如此之好,还以为这家伙就是靠一身蛮勇运气捡了个这样机会,但现在看来自己还真有点儿小瞧了对方。<p
这厮很阴险狡诈,巧妙的把自己树立成了国子监的对立面,而且也让自己无从解释。<p>
和这样的人交恶并非明智之举,但现在势成骑虎,也只有挺着了。<p>
“国子监可能未必有青檀书院和崇正书院那么专注于读书,但是小弟以为,国子监的意义更在于确立一个让世人明晓读书的价值意义所在,这是其他书院所不具备的,同样,国子监更能为朝廷培养一批熟知政务的官员,而非只会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迂夫子,小弟以为,这历事便是如同翰林院观政一般,这等培养教育也是其他书院所不能取代的,……”<p>
这一番话也说得情通理顺,没有回避国子监在授课讲学上不及外边书院的这一现实情形,但是却又把国子监所代表的朝廷的特殊意义和其独有的历事职能推到了高处,起码杨嗣昌看到了四周有几个国子监的学生脸上都露出了与有荣焉的表情。<p>
巧舌如簧!<p>
杨嗣昌知道自己陷入了被动。<p>
他不可能和对方在国子监的问题上争论,那样只会让自己树敌更多,国子监再是不堪,那也是朝廷的最高学府,挂羊头卖狗肉也好,那也是朝廷的颜面,这厮倒是会做好人。<p>
“紫英兄弟果然口才过人,只是徒逞口舌之利并不能证明什么。”候恂见杨嗣昌有些难以招架,不得不出面挺上。<p>
这事儿本来就是因为他的大言而起,现在人越聚越多,演变成了青檀书院和崇正书院的一场正面交锋,众目睽睽之下,谁都没办法退让。<p>
“侯兄说得好,徒逞口舌之利当然不能说明什么,但山东平乱可不是小弟靠一张嘴就能平下来的。”冯紫英见对方已经有些乱了阵脚,更是意气风发,“数千乱民,还有白莲教匪,光靠一张嘴就能说得他们降顺,小弟也没那本事,我想纵然是苏秦、郦食其也无此能耐。”<p>
这特么是主动送台阶给他发挥表现啊,侯恂气闷无比。<p>
沈自征目瞪口呆。<p>
他还是第一次见到杨嗣昌和侯氏兄弟对阵一个人居然落在了下风的情形,这比三英战吕布还厉害啊。<p>
原本打算上前助阵的,但是听到他们的话题,他又有些憷了。<p>
这等话题若是不能压倒对方,进而被别人反制,那可真的就成了笑话了。<p>
“爹,这就是那个武勋子弟?”少女好奇的目光透过纱帘落在正在三英战吕布的几个人身上。<p>
“应该没错了。”沈珫同样很好奇。<p>
乔应甲说此子才虚岁十三,但看起来似乎已经有十五六岁了,而且自那股子气度更像是彻底压制住了杨嗣昌和侯氏兄弟,要知道这三人都要比冯铿大几岁的。<p>
自己即将赴任东昌府,而临清乃是东昌府属州,而冯家乃是临清三大望族之一,尤其是在山东民变被平息之后,冯家影响力更是猛增,不但在临清和东昌府,甚至在整个山东都颇具名声了。<p
自己去东昌府任职,日后免不了还要和冯家打交道,倒是需要好生观察一下此子。<p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天尊下山 携崽离婚夫人暴富了完整阅读 快穿:病娇偏执反派都团宠我 这个明星竟然有才艺 联盟:开局唢呐,送走了周姐呆妹 刚下山,就被师姐骗去同居 艾斯比之我不是哑巴 李大开修仙记 美女总裁爱上小保安:绝世高手 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锦歆宗擎霄 医道官途 龙婿叶凡 修真就是一个大坑 修仙:从尸解开始 朱元璋:咱真不想当皇帝! 我靠一双神瞳鉴宝捡漏杨波李陵 大秦:开局签到十倍吕布战力 师父,我无敌了,该下山了 枭雄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