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文学

三五文学>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墨观澜 > 第九百七十二章 赵王亲征(第3页)

第九百七十二章 赵王亲征(第3页)

右龙武将军赵延进发现辽军是一字长蛇摆开,第一个提出了合并一处的建议,其他将领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建议,在双方开始布阵之时,宋军将领却忙于争论是否听从宋太宗赵光义的安排。这样的局面下一次将是出现在校长的手上。

为了拖延时间,宋军派人向辽军主将韩匡嗣传达了想投降的意思,辽军也就放松了对宋军的监视。

赵延进建议宋军应立即改松散阵型为前后两阵,采中央突破的办法,杀契丹人一个措手不及。但崔翰对此却很犹豫,生怕违逆了太宗的“阵图”,战后会被问罪。赵延进拍胸脯表示:“倘有丧败,延进独当其责!”关键时刻,担任监军的李继隆也力挺赵延进:“兵贵适变,安可以预料为定!违诏之罪,继隆请独挡之!”

有了这两位的保证,宋军将领最终在从“抗旨”和“胜利”中间选择了“胜利”,他们迅速地决定合兵一处,趁辽军不注意突然进攻,结果辽军大败。

满城之战宋军斩首一万多,俘虏三万多,使得辽军主力损失一半,并且丢掉了很多的粮草辎重,这场战争以宋军的完胜而告终。

这场仗虽然没有按车宗的布置打,但是胜利却给了车宗莫名的自信。

雍熙四年,在宋军于幽州二度溃败后,车宗梅开二度,又召大将潘美、田重进、崔翰入朝,赐予“御制平戎万全阵图”,并“授以进退攻击之略”。

杨清源将此事当成了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讲给十三听,其意就是告诫十三,千万不要胡乱遥控指挥,不是每个人都有李德胜那样的本事的。

宋车宗、明堡宗、校长,就是卧龙凤雏幼麒麟,又菜又喜欢指手画脚。

十三对于这些故事,印象极其深刻,所以他在和六军都督府商议作战指令的时候,只会做出一个战略目标的指示。

具体怎么打,从哪里打,那是五军都督府和前线指挥官的事情,我们这些在后方的人就不要指手画脚,只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保证政局稳定就好了。….

看似是很简单的事情,但纵观全史,能做到这一步的皇帝,已然是属于圣明了。

岳武穆、李继隆这些名将,真的是非常渴求一个这样“无作为”的皇帝。

“王卿,着内阁拟旨,令并州诸郡之粮仓,全力供应赵天麟所部所需之粮草,令工部将作监务必保证前线大军之装备。保证前线战事顺利平稳进行。”

“臣遵旨!”

十三的旨意之中,没有一条是对战事提出具体要求的,要求越多,那么前线将领的束缚就越多。

十三记得,师尊曾经给他讲过一个故事。古时有个藩王谋逆,结果那个小皇帝竟然下旨,“今尔将士与藩王对垒,、毋使朕有杀叔父之名”。这句话一出,前线将士,根本没法打仗了。

故十三在圣旨之中什么都没有说,只是保证前线将士的供给。

……

——

赵王府中。

朱楷看着沙盘上的山河舆图正在不断推演着战局变化。

战局推进的很顺利,他在燕幽之地苦心孤诣,经营多年,朝廷在这里根本不是赵王的对手。

一切就像他之前和渡衍大师推算的一样,轻松拿下幽州,而素有人口第一多,天下第一大州之称的冀州,赵王也轻松拿下了一半。并州的东部也被赵王拿下。

赵王几乎没有费什么力气就拿下了近两州之地,战事推进的比他想象中的还要顺利。

果然,这个情报没有错,直到现在,赵王还没有听到杨清源的消息。

杨清源在南疆,赵王至少有四个月的时间来完成前期的布局。

他研究过杨清源的两场大战,第一场北境之战倒还好说,第二场的晋阳之战,不过他在沙盘上如何推演,都不是杨清源的对手。

这种情况下,和杨清源正面对战极为不利。

他需要以大势来倾轧杨清源,以势压人。

何为大势,最好的诠释就是魏武帝,他以武帝为号,原本应该是战无不胜的,但其实他的战绩并没有太好看。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木叶:这个忍者浑身是肝  我总出现在命案现场  穿越暗黑之路  我在东樱有间餐厅  前世今生曝光?举世震撼  我在截教看大门  震惊!洞房夜丑妻变绝美女帝  风云  气人!虐完我,哥哥们又跪求原谅  从流浪地球开始的诸天  帝王婿  为了平凡生活,只好成为神明  宁天琅柯冬儿  流放,神医小娇妻救了国公府满门  都市风云  穿书七十年代吃瓜群众的自我修养  三国之极品皇帝  开局得绝症,从王者陪玩开始无敌  一胎三宝:妈咪你马甲捂不住了  风起云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